是他?
是他?
是他?
是他?
是他?
是他!
就是他!
我們的朋友~小哪吒
哪吒,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出生奇異,一身神器,能變化三頭六臂,百邪不侵的蓮花化身......大部分人關于哪吒的形象可能還是以下這個可愛俏皮的模樣。
哪吒形象的七十二變
事實上,哪吒的形象在古代神話故事、西游記、封神演義以及現代民俗中各不相同。因此,在各種藝術形式中出現的樣子也有較大差異:
↑ 1956年1月24日,《哪吒鬧海》中的別母一場。從右至左:哪吒(張少華飾)、丫環(張學敏飾)、哪吒母(裴燕倫飾)、家將(繩世先飾)。新華社記者 章梅 攝
↑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1961年—1964年制作的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的哪吒形象。
↑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79年拍攝完成的彩色寬銀幕動畫片《哪吒鬧海》中哪吒的形象。
↑ 1999年,天津世界體操錦標賽的吉祥物是手擎火炬、腳踏風火輪的哪吒。
↑ 澳門的“哪吒信俗”主題郵品上的哪吒(2013年6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 2016年,在遼寧一個農業產業園拍攝的稻田畫《孫悟空大戰哪吒》。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哪吒形象的最新表達
國產首部IMAX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7月26日正式上映,上映僅1小時29分后,影片總票房破億,上映30小時票房破3億元,刷新國產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
在這部動畫片中,哪吒長這樣!
“高燃哪吒”圈粉無數
因圈粉全年齡段觀眾的顛覆性改編,《哪吒之魔童降世》得到了行業內外的好評。《大魚海棠》導演梁旋觀影后表示“顛覆性的改編完全超出期待,配得上觀眾的每一句好評”,演員姚晨稱贊哪吒的現代化改編“既熱血又令人感動”。
“哪吒雖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人物,但在不同年代看來,應該看到不同的精神內核。”導演“餃子”向記者介紹,改編后的哪吒最突出的特點是其“不認命、打破成見”的信念,和“我命由我”“頑強奮斗”的精神。
從唱著打油詩的叛逆魔童成長蛻變為向往真善美、主宰自己命運的英雄,新版哪吒不屈服、不認命的精神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片中多個特效密集的對戰場景,以及30秒“一鏡到底”的特效鏡頭,給觀眾以新鮮而不乏震撼的視聽感受。
那么,關于哪吒的形象,你究竟喜歡哪一個?
再提供一種哪吒的形象供你參考:
這是一盤名為《哪吒鬧海》的美食:荷葉洗凈鋪在盤中,黃蛋糕剪成小荷葉分放四周。這道菜的主料是鮑魚與鴿蛋用蛋清粘貼在一起,放調料蒸熟后,放置小荷葉上,澆米湯芡,中間放上雕刻的蓮花和哪吒。 新華社記者戴紀明攝
縱然哪吒形象七十二般變化
人們對這樣一位勇敢的神話人物的喜愛
從不改變和褪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美麗鄉村的文創爆款在哪里 益陽南縣這場高峰論壇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