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富足、精神富有,黨的二十大為中國式現代化擘畫了宏偉藍圖。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寧波打造全國文明典范之都行動綱要(2022—2026年)》,推動港城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彰顯文明典范新風采新擔當,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奮力走在“兩個先行”最前列注入強大精神動力、提供有力文化支撐。具體來看↓
陳乾斌/攝
描繪宏圖,綱舉目張。五大典范目標、四個創新品牌、八項重點任務、五個機制保障,翻開這份萬字綱要,全國文明典范之都的未來美好圖景呈現在眼前。綱要提出了打造全國文明典范之都的五大典范目標,分別是:打造紅色根脈傳承典范,讓“紅色根脈”成為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最鮮明底色;
打造精神富有引領典范,率先成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4個縣、市全部邁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打造歷史文脈弘揚典范,成為文化圖譜豐富、文化特質鮮明、文化韻致厚植的歷史文化名城;
打造文化融合創新典范,成為時尚文化策源地、文化創新匯聚地、創意活動薈萃地;
打造文明交流互鑒典范,打造中國—中東歐國際人文交流中心,成為“一帶一路”文明互鑒新通道。
陳昊/攝
到2026年,人民思想自覺、文化自信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基本建成更加開放、更富活力、更顯溫度、更有影響力的全國文明典范之都。到2035年,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全面形成以精神富有為標志的文化發展模式,全面構建以文化力量推動社會進步的嶄新發展格局。
這是一份文明的約定,一張精神共富的新藍圖。圍繞這些美好愿景,綱要創新提出,寧波要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演繹成為文明典范的“交響樂”,分別是:
打造“在寧波,感悟真理偉力”理論學習品牌,使寧波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高地、研究園地、傳播基地;
打造“在寧波,讀懂共同富裕”主題宣傳品牌,讓“浙里甬有”系列金名片受到群眾廣泛認同;
打造“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城市風尚品牌,打造“文明典范寧波城”“文明有禮寧波人”金名片;
打造“在寧波,悅享美好生活”公共文化品牌,使寧波成為“居者享、近者悅、遠者來”的美好生活向往之城。
徐丹/攝
站在新征程的新起點,如何把這四大品牌打造成寧波響亮恒久的金字招牌和靚麗奪目的城市名片?綱要分類切入、精描細繪、精雕細刻,具體謀劃了八項重點任務,確保推動美好新愿景變成城市文明新實景:01
實施創新理論領航行動用黨的創新理論舉旗定向、領航發展。具體舉措包括深入開展“在寧波,感悟真理偉力”實踐解碼工程,實施“理論人才三十人工程”,健全基層理論宣傳宣講工作體系,全面實施新一輪寧波文化研究工程,哲學社會科學整體實力進入全國城市第一方陣。
02實施文明風尚潤心行動不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具體舉措包括開展“浙江有禮·寧波示范”文明素質養成行動,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品牌化志愿服務組織(團隊)突破1000支、標準化公共場所志愿服務站點達到1000個以上。以全域文明典范創建帶動城鄉有機更新,建成“精特亮”項目550個以上、未來社區100個以上,打造100個美麗城鎮、美麗鄉村“文明樣板”。
03實施文化地標塑韻行動打造對標最美、風范獨特的新時代港城文化地標。具體舉措包括升級打造“百里三江文化長廊”,高起點規劃建設翠屏山中央公園,推動規劃東錢湖城市后花園,高水平建設天一閣博物院南館、寧波博物院新館、寧波文化館新館、河姆渡博物院、河海博物館、新音樂廳等場館地標,推動河姆渡遺址公園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快建設大運河(寧波段)國家文化公園,展現“大美寧波”新圖景。
04實施文旅融合蝶變行動打響“順著運河來看海、伴著書香游寧波”城市旅游品牌。統籌翠屏山文旅融合區、北緯30°最美海岸帶等文旅重大項目,文旅項目年均完成投資超300億元。擦亮“詩路珍珠”,培育5條“大運河詩路”精品線路,推出10張文旅“金名片”、形成10家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大運河+海絲文化”“144小時看寧波”等一批主題旅游產品。
05 實施對外傳播揚帆行動講好寧波故事、傳播寧波聲音、綻放寧波精彩。具體舉措包括推出系列城市主題歌曲,實施“感知寧波”精準傳播工程,挖掘“奧運冠軍之城”的精神內涵,推動打造賽事之城、會展之城,培育一批國際人文交流基地,提升寧波城市形象。
06 實施品質文化悅享行動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寧波樣本。具體舉措包括布局打造一批“天一書房”、鄉村博物館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2000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辦好浙江書展,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5%。持續送文化下鄉,全民藝術普及綜合參與率達83%。推進奧體二期、市體育發展中心整體提升改造工程等重大體育項目建設。
07 實施文化產業強鏈行動不斷提升文化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具體舉措包括實施文化產業“新勢力”成長計劃,打造10個以數字文化產業為主要業態的園區,規模以上數字文化產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建立“寧波文化企業30強”發布制度,新培育營業收入超10億元文化企業20家,力爭實現入圍全國文化企業30強“零”的突破、文化內容企業上市“零”的突破。
08 實施城市文脈賡續行動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具體舉措包括實施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建立寧波文化標識基因庫,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寧波史跡”的保護管理和聯合申遺工作,實施寧波地區史前文化與海洋文明“探源”工程,開展井頭山遺址二期發掘,打造千年古城歷史記憶體驗區、國際人文客廳、雪竇山佛教名山、東錢湖宋韻文化圈等區域文化品牌。
陳乾斌/攝
藍圖繪就,號角吹響。為護航打造全國文明典范之都行動,綱要提出完善責任落實、改革突破、爭先進位、激勵保障、聚才匯智等機制,推動文化領域實現體系重塑、功能優化、高效協同、閉環管理,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以大變革大重塑激發全國文明典范之都建設的內生動力。來源: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發布
美編:張理趣 二審:趙繼承 三審:張煒
覺得不錯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