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煙品牌宣傳標語是:“口味純正,云南好煙”,那么這個標語有什么寓意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云煙的品牌故事,從宣傳標語中了解云煙的品牌精神和含義。
一部“云煙”品牌史,折射出中國近現代歷史斑斑色彩。這里有云南王龍云、飛虎隊長陳納德、共和國領袖毛澤東……也還包括了實業報國、抗日救國、大躍進、建立民族品牌……
昆明的大觀樓公園因“天下第一長聯”而聞名于世,它的南園是一處幽靜的中式私人庭院——庾園。
85年前,這里誕生了云南第一家機制卷煙廠——亞細亞煙草公司,這也是紅云集團最早可以追溯到的歷史,也從此拉開了云南煙草近百年的傳奇歷程。
1910年,滇越鐵路通車,外國煙草產品又多了一條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1911年,據蒙自海關統計,僅“洋煙”一項,每年就從云南卷走白銀近五萬兩,占進口貨物第三位。
云南工商界的有識之士看到此種情況,萌發了建立民族卷煙工業的愿望。亞細亞煙草公司老板庾恩錫就是其中一位。
庾恩錫,臺灣歌星庾澄慶的爺爺,被稱作是庾家四爺,他的二哥庾澤普曾任滇軍參謀長,追隨蔡鍔將軍發動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重九起義”,后遇刺身亡,將庾園留給了庾恩錫。
為紀念二哥,同時夸大產品知名度,庾恩錫將自己的主打產品命名為“重九”,一時間享譽全國。
然而,不久龍云打敗唐繼堯成為“云南王”,亞細亞煙草公司獲得的減免稅優惠條件被取消。一度雄心勃勃的庾恩錫,不再可能依賴來自官方的扶持和保護,一下子處于困境之中。
同時,英、美煙草公司看中了云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開始了在云南試種煙草,利用各種優惠手段奪取市場。和洋煙相比,亞細亞煙草公司內外交困,在八年后停業。
庾恩錫,這位云南最初的機制卷煙工業的創立者,好像一道來去匆匆的雨后彩虹,留給后人們紛繁的思緒。
亞細亞煙草公司雖然消失了,但是給云南留下來成體系的制煙設備和技術,同時也讓外界明白,云南,是可以種出世界上最好的煙葉的。
1939年,日寇侵華,著名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原料無法進口。解決卷煙原料,財政部長宋子文出面,經云南省主席龍云同意,云南開始大規模種植美引烤煙。
隨著抗戰大后方的形成,昆明開始出現第二次制煙高潮,先后辦起了77家煙廠,因為煙草而產生的稅收支持了國民政府西南抗戰。
在煙葉需求大大提升同時,原先引進的美種卷煙開始出現退化,而此時抗戰勝利,美商為獨占中國市場,拒絕提供新種。
1945年末,云南省主席龍云請即將辭行的飛虎隊長陳納德吃飯,席間,和陳納德交好的龍云拿出30兩黃金,請這位飛虎將軍回國后購買煙種。
陳納德沒有食言,次年將弗吉尼亞煙“大金元”特400號、特401號交給了中國人。此后,徐天騮,和周恩來、李富春等人赴法國留學的唯一云南籍學生,在此基礎上培育出了“紅花大金元”,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標志性原料,奠定了云南“煙草王國”的地位。
直到今天,中國所有知名的高檔煙草都采用了云南的煙草。
云南煙草也要放一顆衛星!
1957年,新中國建設進入到一種亢奮狀態,各地各行各業競相開始“放衛星”。云南紙煙廠也接到了輕工部下達的“衛星指標”——制造出超越世界名牌英國“茄力克”的卷煙,而且是用云南本土的煙草原料。
“當時要制出能和茄力克相媲美的香煙,大家都覺得有難度,有些人估算過需要8年左右的時間。但那時候全國建設正熱火朝天,工人們也有干勁,叫做實業報國也好,叫做大躍進也好,說是超英趕美也好,總之就是一定要知難而上,超過洋卷煙。那時候的工人,常常自發偷偷翻墻進車間加班,現在的人看來一定以為是天方夜譚。”昆明卷煙廠前副廠長、時任技術科長的瞿怡靜說。
特定的年代、惡劣的技術條件下,技術人員們開始了具有云煙特色的技術創新。
1958年3月,在著名的成都會議上,云南省省委帶了兩箱“云煙”到會場,獲得了毛主席的贊揚,并號召當時與會人員前來購買,這使云煙一出生就風華正茂。至1959年,“云煙”的產量為182大箱,同時價格與“大中華”持平,邁入中國高級卷煙行列。
戴著鐐銬跳舞的行業生態
今天的煙草制造業,是中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奇特的一種產業形態——專賣。在這個行業里,原材料由煙葉公司控制,銷售由各地煙草公司控制,甚至連生產數量也由國家煙草專賣局來控制。
國家煙草專賣局的“一號工程”——“卷煙生產經營決策管理系統”,要求每天每家卷煙廠生產的卷煙都要進行自動打碼,并且細化為打碼到條,納入卷煙廠的庫存。在卷煙銷售上,每一家分公司還要根據條碼進行出入庫的管理,這樣哪家煙草公司從哪家生產廠進了多少條煙、品牌是什么、數量是多少,國家煙草局可以通過這套系統清清楚楚地掌握每條卷煙的生產和銷售情況,來避免生產廠家擅自多生產。
所有的煙草制造企業和煙草銷售企業都是中國煙草總公司的財產。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又是兩個牌子、一套機構。
煙草,在中國受到了政府最大的控制,拿一品牌來分析,零售價在10元左右,出廠價為5.7元,紅云集團只能賣給全國各省市的煙草公司(也就是各地的煙草專賣局),然后再由煙草公司根據市場需求來調配給各個銷售終端。
在這個過程中,大概70%左右以利稅形式上交給國家財政,剩下的30%的價值中包括了原材料、人工、包裝和企業的利潤。
煙草行業共同價值觀是兩個至上——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大概這是唯一一個不直接把企業發展和股東利益放在首位考慮的行業,而他們貢獻了國家財政收入的6%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市場化競爭,無異于戴著鐐銬跳舞,身處云南這樣一個人才和資源相對落后的省份,紅云集團還是做出來了——2007年實現利稅突破220億元,在全行業排名第四。
2005年11月8日,紅云集團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按照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卷煙企業,由原昆明卷煙廠和曲靖卷煙廠聯合組建。云南中煙工業公司代表中國煙草總公司,作為紅云集團唯一股東,行使出資人權利。
按照集團副總裁許力為的話說,新的集團模式和以往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公司像公司,工廠像工廠。”
在從工廠制向公司制轉型中,企業的決策機構從黨委變成了董事會。在國有企業中普遍存在的黨委和經營班子關系上,紅云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除總裁朱紹明兼任黨委書記外,黨委成員不進入經營團隊,經營團隊成員也不進入黨委會。黨委真正的實現了抓思想、團結工作,定方向和政策。最大程度上體現企業的市場屬性。
在總裁朱紹明看來,紅云面臨最大任務是國內市場上進一步整合,盡可能快地實現名列前三,在國家煙草下一步大整合中處于優勢地位。
四年前,全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煙廠還有180多家,而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不到30家。
在國家煙草局的大力扶持下,中國煙草業正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云南煙草形成了紅云、紅塔和紅河三大煙草巨頭鼎立的格局。
2007年,云煙以210.18億元的品牌價值,列“2007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35位。
2008年1月,紅云集團迎來開門紅。1月份數據顯示,紅云集團的單月銷量和稅利都創出歷史新高:銷量突破40萬箱,稅利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36%,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對于未來,紅云副總裁許力為有著一個有趣的說法:“如果說煙草行業是夕陽行業,那么紅云也要做一個最后落下的太陽!”
以上就是關于云煙品牌LOGO的品牌故事以及品牌宣傳語的定位,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好的品牌宣傳語對品牌的價值是不可衡量的,優秀的品牌和企業都會樹立自己的品牌宣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