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基地授牌儀式暨重慶文化旅游研討會在萬盛黑山谷文書老院成功舉辦。
專家學者們圍繞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發展路徑等建言獻策。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鄭敬東分別從文化研究領域、重點學科建設、旅游發展路徑等闡述觀點,對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景點景區的建設及有效融合發展提供了參考意見。重慶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重慶華夏人文藝術研究院院長彭江林將學科向與會專家進行了深入介紹,針對文化旅游與藝術等的融合發展提出了建議。重慶市巴渝文化研究院原院長、重慶市周易研究會首席顧問譚大樑認為,通過自然人文與旅游的融合發展,挖掘歷史名人典籍,書寫名著,建設精品旅游線路等舉措,將有效彰顯當地文化特色。重慶市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饒楚方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根,經營是企業發展的魂,與用好自然資源和建設人文資源同等重要。
專家們還對文書老院及當地民宿進行了走訪調研,對當地環境綜合整治、山水資源利用、人文建設等提出建議,為鄉村振興賦能。
文書老院過去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文書堂,從明清開始距今已有四五百年歷史,老屋過去做過當地私塾,后來逐漸發展成為當地大事小事議事的地方。文書老院在2022年1月重新修葺一新后,已成為集避暑、康養、度假等功能的文化旅游產品。文書老院民宿創始人張昌祿認為,要加強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加強對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文化學者孫善齊認為,文書老院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樣本,具有文化意義、綠色意義、旅游意義,希望將來能夠取得更大的社會影響,建設成為重慶鄉村振興的典型之一。
重慶市巴渝文化研究院院長呂培林表示,在文書老院建立研究基地并舉辦文化旅游研討會,就是讓研究走向室外,把會議開到一線,著力把研究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對學術研究、學術推廣路徑進行有益探索,堅定對巴渝文化、三峽文化等研究,把“產學研用”走深走實,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為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上一篇:收藏慢時光,這些河湖公園最適合休閑踏春了,孩子們都喜歡